bones引用的一句话” release early , release often”引发了我再次去查看《大教堂与市集》这篇经典文章。事实上我以前总与这篇文章擦身而过。我总高傲地认为,开源嘛,不就是开放源代码嘛。总是没有认真地阅读过里面的文字(这规于年少的轻狂)。于是扎头进去写一两个软件,发布出来,美其名是曰开源软件。
我总是痛恨国内环境如何之差,找不到一两个可以合作的开发者。却没有想过这一切是我自己造成的。我做的已经足够好了吗?发布了源码,就是开放环境了吗?
设身处地地想想吧,某人发布了一个x软件,我有些感兴趣,想参与。于是下载代码来看,发现代码已经挺多的了,但是却没有开发文档。那有没有讨论的论坛呢,也没有。那只有硬头皮读代码吧。有处不明白,那发封邮件给作者问问吧。嗯,算是解答了,但我怎么感觉态度一般而已啊,好像是我发邮件烦他一样,那没事还是别发邮件了。三天后,哎,代码太难看了。又没文档说清楚,算了,我自己到别处玩好了。
那我的情景,是不是这样呢。缺少文档。每次svn修改又不做过多说明,这无异于封闭开发。性格过于内敛,觉得还没个功能整天发关于软件的一些问题有张扬的嫌疑。有问题又不发布出来,自个儿躲起来研究。
像昨天说的,既然我不是天才,我无法一个人写出优秀的软件。那么我就应该尽全力调动开源的优势来完成项目。而对于目前的几个项目,我做的都不好,需要深思。
对于开源模式,迅速地提升个人编程能力不是最主要的,而是个人建立这个社区及开发群体的能力,我需要深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