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光烂灿的日子

--记录所有碎碎念

博客转移成octopress+github模式

| Comments

上星期空间突然到期了,然后博客不能访问了。虽然最后老犁续费了,数据总算回来了。但是独立空间的续存也是一个问题,终于考虑还是回到一些靠谱服务的托管上吧。

另外wordpress用了五六年了,数据挺多,有些疲软,并且因为我自己的域名是被墙的,打开要费一点时间,每次去写博文都要进入后台,点击新建文章,然后在线撰写发布,颇依赖网络状况。这个体验一直不怎么好。

而现下流行静态博客otcopress,我看了下默认主题不错的。托管在github空间下,又能以git来管理写文章,发布,感觉应该会是不错的。于是折腾了一上午,把环境建好,wordpress的文章也大致转换过来了。最大的问题在于,一些链接,以及图片的链接地址写死了。还有一些评论,一些友情链接,这些估计都要丢失了。实在无心无力把它们完全转过来。

正如现实搬家一样,网络搬迁也是如此,总要丢失一些东西。算是岁月的遗迹吧。

我实在不太熟markdown语法,这回得学习学习怎么用。

PS.写个博客要打这么多命令,还要学习一种编写格式,普遍人看来,果然是装逼到极致啊,blog for hacker, hehe.

周记 – 裳

| Comments

有些事情想的简单,办的时候麻烦,有些事情想的复杂,办的时候却简单。周一正好遭遇了这样的事情。一件事办完总是对心理有所交待,不再去记挂着的话,很轻松很愉快。

把办好的护照取了回来,并给自己开了个证券账户。

一周前的面试没啥下文,也算预料中事。然后又掀起新一个面试机会。但总的来说,心情有些upset。对IT这行有些厌倦感。

我只是个随遇而安型的。

增城绿道骑行

| Comments

起意:家里算是住在一个小旅游区里。并且有着广东省内晓有名气的单车绿道『增城至白水寨单车绿道』。但自己却一直没怎么骑完整过。前两年有次从增城出发,骑了一半就回去了。没有骑回家一直是遗憾。于是这次下定决心要骑个来回。增城至小楼公路上来看是16公里,等公交车二十分钟左右。单车绿道大部分贴着公路,但有几段是贴回增江,有点儿曲折,相对来说应该是18公里左右。我设定的计划是三个小时来回。

起步:中午吃完饭休息了一会,二点钟开始从家里出发,寻找租借单车之地。因为我住的是小楼镇,这个镇在整个单车绿道中是个中途站。大部分骑车的人都是从增城出发,因此这里并没有多少租借单车的店铺。计划之外地我差不多走遍了整个镇才找到一个店铺租到了一辆单车。这时候已经接近三点了,这时也不管它坑爹的租金了。骑上了车,正式上路。

P40216-151122

 

过程:风景不错的,今天不是太冷,不过呼呼的风吹来还是很凉。那个袋子里本来是准备了帽子,围巾,手套,还有一瓶水。不过除了水其它都没用着。我是不怎么懂车的,那些变速啥的都不会。一开始下坡的时候太急,差点摔着。后来减慢速度,好多了。

P40216-151403

 

绿道基本上是贴着增江延伸的,因此一路都是江边的景色。

P40216-152032

P40216-152043

 

期间的风景我其实没太多留意,一直在专注踩单车中。如今不是旺季,路上只遇上寥寥的游者。我看着那一路路延伸而来的风景,忽然追上的单独的或是结伴的骑人,就像人生一幕幕回放一般。怎么说呢,主要是一遇到两个人,就感觉那是高中时代的某人,令我回想起以前的一些片断。又遇到人又觉得是哪个哪个同学,顺便又回放那个片断。

后来又走了一段大路,非常平坦,比绿道要好骑,绿道是由坑坑哇哇的砖块组成,时而下潜,时而上坡,好几个坡都令我无法爬上去,比较吃力。

 

P40216-152730

最后到达增城市区,只用了一小时二十分钟。

回来的时候决定不再走绿道。因为是有点儿累了,绿道太累人。屁股已经疼痛不已。于是改走增派公路。公路是平坦好走的,只是不时有车呼呼地在身边闪过,有点儿危险感。

P40216-165718

 

公路两旁是草莓园。很多人喜欢停车在这里摘草莓吃。

P40216-165725

公路好走,于是一小时就回到家了。回来后,衣服全汗湿了。

周记 – 衣

| Comments

周六又回到老家。

增城撤市改区似乎已经议定。广州范围扩大,我变成名正言顺的广州人。增城房价大概要开始高升了,市政府又有更多的地卖了。这样看来,卖地的挣钱方针似乎还能让这个政权撑上十多年,毕竟还是有许多地可以开发来卖的。

红旗linux公司正式宣布破产清算了。感叹一下,毕竟是前东家。想起那些年在北京的日子,各位曾经在红旗里相聚过的各位同事。不过实际上那时红旗已经是下坡路中,工资发不齐全,开发部无所事是达半年之久,不断地有老员工离职,但却没人能阻止这个趋势。后来我离开了北京,所知的熟悉的前同事也相继离开。

或许这是我们这一代狂热的linux梦想的终结,渐渐地归于平淡。这些年也少了以前那些linux爱好者聚会,linux内核深藏于幕后,在Android的大旗下依然活的滋润。或许是PC的势微导致的吧,微软自己也无所适从中。

每一代有每一代爱粉的东西,现在这代粉的是MIUI,魅族,android,苹果这样的东西罢了,热情是一样的,对象不同。年轻总有热情,不妨为它傻过,为它付出,这才不负青春。

周记 – 服

| Comments

这周回到火星,看完了『美国恐怖故事』第三季。

大家都开始上班了。俺继续无所事是。发现之前在人前说的各种打算,落到实地又是虚无飘渺。还有个打算是炒股,不过深入了解之后又觉得,这东西还是不靠谱,只能业余玩玩,不能当主业。

不说了。

周记 – 乃

| Comments

原来忘了写周记了,一直在过年,现在时间是星期一,不过将发布时间调回星期天吧。

过年过年过年,大概今年是最没年味的一年吧。没办法,人心看淡了。也看到了一个更世俗的自己。一如即往的走亲戚,各个村的逛,又更痛恨没车不方便。然后呢,也开始打麻将了,之前明明很痛恨的这个项目的。

过年了,妈妈继续给压力,想要抱孙子。老人家真是非常介怀这个事情。上代人的观念无法改变啊,别说上代,就是同辈的几个人,也是这样。老妈说到一个表弟,生了个女儿,又生了个儿子,说他们是准备了二十万来生这个儿子。这二十万是以防计生来罚的。人家有钱你没办法,人家喜欢生你也没办法。市场就是这样做坏的。

然后呢,回到家里是继续听亲戚的八卦。有个表哥一直在闹离婚复婚,后来农村家里做了幢楼,于是他媳妇又找他复婚,他说拿两万来给房子装修,这媳妇又闹着拿那两万块去隆胸。还是这个表哥,家里做的这幢楼分三层半,三兄弟一人一层,弟弟还没结婚,分了第一层,又不满意,说是还要第四层,即将来可能起第四层。于是几兄弟在过年前又闹不合。另一个亲戚更惨,有个独生儿子,前几年落水没了,两人成了失独中年。被计生搞过,媳妇没法再生,从此两人开始闹不合,经常打打吵吵,貌合神离。另一个同村的夫妇也是,男人希望女人出去工作,这种工作是一去一年,过年才回的那种,嗯,农村打工一般都是这种模式。女人也是想出去赚点钱,但是不放心男人在家,怕自己不在家男人到处嫖。就是这样听着各种貌合神离,欲断还不断的婚姻故事。

这样的故事似乎总结成一句话,有钱自然恩爱,没钱吵闹不停。

我想回火星,地球太危险。

周记 – 字

| Comments

偶尔更新了几个接口。间中也是看剧为生。期间也在缘创派联系了一些项目合作者,但大多都是没啥下文。

这周买了3G上网卡和一个半年10G套餐。考虑过3G路由可能适用性更广,但目前觉得带电池的东西都不太靠谱。决定还是先用上网卡搞定。如此过年回家也算有了着落。不像以前回家,必须开通那宽带,平时关掉也要交占号费,非常离谱。

也是这次看了下3G上网套餐,发现设备带3G的好处。纯上网流量来说也不是很贵。可惜手机上语音加流量就不靠谱了。

祝大家新年快乐。

周记 – 文

| Comments

这周惭愧的很,一直在看电视剧,看啊看啊看啊看啊看啊看啊看啊,看完了一周。

刚才跟媳妇讨论问题,问她想要活到多少岁,回答七十多就可以了。我回答,要活过这个政党。

周记 – 制

| Comments

因为社区社交这个项目进度缓慢,这周在网上看了些文章,又想了一个新项目,名曰『约战』。用于个人发起组队踢球/篮球。个人可以组建球队,然后在app上约比赛,定好时间,赛场,邀请好裁判,等有兴趣的球队应约,双方进行半正式的比赛后,合影也可以传到app上,然后刷比分之类。

今天正好见了一个创业团队的Leader。双方分享了一些经验,好吧,其实是他分享经历给我。我也给他介绍了一下这个项目,他马上打开手机展示,其中一个app跟我所想的一模一样。果然在中国,各种想法都不算新奇,都总有已经实现的方案啊。

从社交切入这点做产品的确是有点椽木求鱼,镜花水月。从应用工具切入倒是接地气,因为用户实在需要你的时候,打开app的时候,app才可以考虑点社交什么的。

再就是听了他们创业的故事。反而是发觉自己之前有点过家家的感觉。网上用视频讨论一下,各自发布一下观感,期待各自拿出成果。结果这星期的例会依旧不齐人。不是工作加班,就是跑去逛街了。

我或许不明白创业是什么,但也明白不全身心投入,当个兼职来干,留条后路,不行还有本职工作这些,怎么可能成事。明白的也不算晚。

但是接下来呢,我也没啥对策。

周记 – 始

| Comments

新年伊始,万象更新,却正好更新到『始』字。今年重新出发,有个好的开始。

老犁还是挺给力的,连续给出几个接口。我也粗略地实现了一番。但是UI设计的图仍然没有下文。然后说好的例会又再次没有举行,一个忘了,一个没消息。多少令我心冷。

于是乎一天刷了两部武侠剧,拖着进度条看完的。人生有这么简单就好了。但其实武侠剧也很现实,看起来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,实质上和现实一样,都一个恶的团体跟另一个更恶的团体的争地盘而已。

上星期甘泉带我看了深圳区中心书店。他向我介绍了两个有特色的小书店,简述了在这样一个外人看来是朝阳产业『夕阳产业』的市场,并且在一个大书店背景下如何差异化生存的案例。一个是24小时书吧,一个是益文书店。24小时书吧致力以营造一种文化氛围,提供饮品服务,并且帮助客户筛选推荐书籍,看上去就是个文化咖啡馆。而益文书店则提供英文原版图书,打造精英小资市场。所以说市场瞬息万变,生存就得求变。

以上啥意思我自己也不知道。

但路边的小书摊上永远都是摆着成功学,营养学,小儿认字,盗版余秋雨,徐志摩,还有『我的奋斗』。在我高中的时候,还不了解二战历史的时候,我就买过一本『我的奋斗』。如今多少了解一些过去历史才惊讶,天朝竟然可以买到『我的奋斗』这件事情。然后细想一下,又觉得这不是什么好惊讶的事,因为比这更邪恶的『毛的奋斗』都在卖。这里一直都是黑白互颠的世界。自由思想被压制,专制书籍横行。作为独立的人追求自由被唾弃,抛弃思想融入制度被追崇。

今天看到一句话很不错『抱怨是千万不能的,可是不抱怨是万万不能的』,作为我以上的注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