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光烂灿的日子

--记录所有碎碎念

结束工作了

| Comments

今天终于站完了最后一次岗。心情是激动的。
这次不像毕业那时。毕业那时心里没个底,总担心不能找着工作。而现在是有种解脱,放松的感觉。以前工作每次放假总想到下星期一要上班,总想着这假期过得好快啊。而现在也没有这种负担了。

一定要好好疯一疯。把想做的都做了它,想玩的都玩了它,想看的都看了它。睡觉睡个天昏地暗的。

不过28号就要飞北京了。其实也没几天可玩…

技巧:screen默认开多窗口

| Comments

screen 是啥我就不多说了,总之这个强大的工具是我杀人放火,居家旅行,开机必备。每次都要打开三个窗口才能满足我多线程的心。不过总要手工敲打Ctrl+a c来新建窗口,而且要重复两次,纯粹是浪费人力资源,降低工作效率,加剧全球变暖的进程。于是我一直在打开screen就默认建好三窗口的方法。

呃,废话说太多了,上技巧:

就是支持配置文件的方法,建一个文件screenrc,内容如下

$cat screenrc
screen 0
screen 1
screen 2
用命令打开
$screen -c screenrc
这样新建的screen就有三窗口了。
只要把这个screenrc复制成~/.screenrc ,那么,打默认的的screen命令就有三窗口了。
当然还可以给新建的窗口起标题,如下
$cat ~/.screenrc
screen -t editor
screen -t network
screen -t toy
技巧完毕。

更换新主题:elementary

| Comments

终于告别了使用已久的mac4linux主题,对于这个仿mac的主题加上全局菜单控件,已经接近完美了。这也是使用了最久的主题,有两三年了。已然是审美疲劳了。而且qt的程序在此主题下并不和谐。

新换上的主题是Elementary, linuxdesktop.cn曾经介绍过。最有特色是它修改了nautilus,并加上了gloobus支持。昨天安装完后才发现,我前一篇文章介绍的gloobus coverflow效果也早已添加进去了。真是早知如此,就不必废时废力了。

Arch用户只需要安装aur里的 nautilus-elementary 即可(当然要满足依赖),非常方便。

在此之间,我还发现了一个rhythmbox的coverflow插件,是比较早之前就有的。不过功能有限,封面图片较小,看来也是用来炫机的而已。

安装步骤:

svn checkout http://rhythmboxcoverflow.googlecode.com/svn/trunk/ ~/.gnome2/rhythmbox/plugins/rhythmboxcoverflow
sudo pacman -S gtkglext1 python-gtkglext python-opengl
然后在rhythmbox的插件里启用就可以了。
不过它默认在~/.gnome2/rhythmbox/covers目录里找封面图片,确保这里有封面即可。

支持gloobus-flow的nautilus

| Comments

如果不知道gloobus-flow是啥么,请参考一下TX的介绍,或者买个mac电脑。
只不那时候还不完美,还没集成进nautilus。而如今,终于可以用上了。先上图:

动态效果可查看youtube里的

的确是帅,如果你使用的是ubuntu的话,已经有现成的文章教你编译.

请查看 How To Install Gloobus Flow (Clutter) With Nautilus Integration In Ubuntu

文章很简便,带好需要的库,clutter,clutter-gtk,再用bzr下载需要的软件,gloobus-flow 和 nautilus-clutter-gtklist ,然后照着命令编译安装即可。

然而俺使用arch的用户编译则需要注意一些问题,主要是使用自己编译的clutter和clutter-gtk的git版本,否则nautilus在cover-flow模式下更换目录会崩溃,真人真事。

下面是archlinux下编译过程: 1.编译安装clutter

 
git clone git://git.clutter-project.org/clutter
cd clutter
./autogen.sh --prefix=/usr
make
sudo make install
2.编译安装clutter-gtk (此处可能依赖gtk-gir,请自行用yaourt安装)
 
git clone git://git.clutter-project.org/clutter-gtk
cd clutter-gtk
git checkout -b clutter-gtk-0.10 origin/clutter-gtk-0.10
./autogen.sh --prefix=/usr
make
sudo make install
与之前的文章相比,中间多了一个取出0.10的步骤,因为非常奇怪的是取出的代码默认是0.90版本的。git毕竟是开发中的版本,大概开发人员在做调试吧。此命令是tx友情贡献,本人对git的认识有限啊。

3.编译gloobus-flow

 
bzr branch lp:gloobus-flow
cd gloobus-flow
./configure --prefix=/usr
make
sudo make install
这里的步骤也是和在ubutnu下编译一样的。但我遇到一个问题
 
/src/gloobus-install/gloobus-flow/src/clutter-black-texture.cpp:40: undefined reference to `cogl_rectangle(float, float, float, float)'
collect2: ld 返回 1
make[1]: *** [gloobus] 错误 1
明明库里是有这个函数的,可偏偏连接不了。搞了我大半天,最后火起,删除此行代码,编译通过。跑完后似乎没啥影响。如果你遇到这个问题没解决可以像我这样试试,但如果你解决请第一时间告知我。谢谢。

4.编译nautilus

 
bzr branch lp:~gloobus-dev/gloobus-flow/nautilus-clutter-gtklist
cd nautilus-clutter-gtklist
./autogen.sh --prefix=/usr
make
sudo make install
最顺利就是编译nautilus了。 5.重启nautils
 
nautils -q
这样,gloobus-flow就安装在nautilus里了。

尽情享受吧。cool。

辞职了

| Comments

今年开工第一天,就递交了辞职信了。今天终于与老板谈话了。确定了走的日子。心里也算是安定一点。

话说在这公司也做了将近四年了。几乎是另一个大学的时间。但我的青春还能有多少个四年哩。只剩下两年了啊。因此决定尚在青春的尾巴的时候,去见识一下世面。

呃,接下来将去北京逛逛,看看工作机会。预计是四月初上京吧,还真是没自己出过远门哩。并且要远离新婚的妻子。变化总是有喜有忧啊。

春晚

| Comments

以前是没有看春晚的习惯的。宁愿重温一些经典的老喜剧电影,但今年不是娶了媳妇嘛。也只能陪着媳妇一起看了。

歌舞节目,一如既往,歌颂党,歌颂祖国。党的政策亚克西啊…

今年的小品节目真多,基本上唱一首歌就上一小品。不计较太多的话,还可以笑笑。赵本山的《捐助》笑点不多,不好看。小虎队的出现也让俺八零后激动了一阵。

刘谦的魔术,在台湾的综艺节目里他表演过了,之前就看过了。只是硬币穿玻璃最后又加了一段。穿手的。其实之前我只是猜硬币里作手脚。可他加这么一段,等于把答案告诉大家,玻璃也是魔术道具啊,我真觉得是画蛇添足。

后来韩寒发文说刘谦带着一团托来做小品表演的。刘谦也发文回击了一下,俨然又是新一轮的大战了。不过俺觉得,韩寒主要的矛头还是指向春晚这个平台,扼杀创意,严格保证政治正确,歌颂政策亚克西等。

放假了

| Comments

放假了。2009年的工作正式结束了。将会迎来新的一年。

过年期间更新了博客。就先祝大家新年快乐。

麦田里的守望者

| Comments

刚从三表哥的博客里知道,塞林格老师本周三去世了。于是想起高三时候的岁月。

那个时候,影响我心情只有两本书 ,而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是其中之一。这本书是阿朵买的,阿朵是我的同桌。当我在做试卷的时候,阿朵拿着这本书,读了一句新奇的比喻句,“天气冷得像巫婆的奶头”。这是致命的一击。比喻句可以这么用吗?巫婆的奶头很冷吗?呃,照今天的话来说,很黄很暴力。于是我借来看,一旦看了,也就放不下手了。

正如女生不顾一切爱上琼瑶,我也不顾一切爱上这本书。有段时间我的网名就叫着麦田。

但今天回想起来,关于那本小说,也就想得起结尾。一大群小孩子在麦田里玩耍,而主人公一直在旁边守望。救救孩子的意思吗?事实上我再也没有追究过小说的寓意了。而只记得那段彷徨而美好的时光,是每个人必定的经历,在岁月的洗涤中,越发闪烁。

愿塞林格老师在麦田里无忧无虑。

健身计划失败

| Comments

三个月前,我雄心壮志,并在博客上立志,要做一个健身计划,利用早上的时间来做锻炼。

结果,差不多只坚持了一个月。十一月份后天气变冷,我开始龟缩在床上,不再想起来。经常睡到八点多。结果,身形还是没啥变化。

呃,再次失败了。

自己在毅力这方面实在是缺乏天份,做事虎头蛇尾。似乎已记不清是第几次立志,然而又第几次中途放弃了。很挫。

学东西这方面,真的是要有个监督,才好。人的本性太懒了。

不做恶

| Comments

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博客,是一个德国人写的,用中文写的。他在广西的某个农村里做代课老师。很多人想不明白,为什么,一个发展国家的外国人,会情愿在一个小小的满后的农村里当代课老师。他们想不明白,他们总觉得,这人有企图,有阴谋。而答案据那个德国人所说,很简单,这是他感兴趣的事,他想做的事。他说,很多人被迫做很多不情愿的事来赚钱,然后用钱买很多物质来补偿自己,以使自己开心。而他直接做他想做的事情,这件事情本身就很开心。这个人叫卢克安。

前天,某跨国公司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,说不再愿意对其在中国业务的服务进行结果审查,因为这违反了他一向宣扬的公司信条“不做恶”。如果不能达成,宁愿退出中国。又有很多人想不明白,他们觉得,中国这么大一个市场,网民基数世界第一,是多么一大金山,而公司第一义务就是利益,不择手段地获取最大的利益。他们总觉得,这公司很矫情,有阴谋,只不过是赚不到钱的一个幌子,或一次博弈什么的。而答案是啥,现在不好说。但我选择相信,这正是基于它所秉承的理念,不做恶,所能做出的唯一一个正确的决择。这个公司叫Google。

要理解这两件事情其实并不难,只要你心中还有一点理想主义的影子。然而在网上,专家,教授,学者,间发高论,或指Google赚不了钱退出市场,或指Google傻,不会因地制宜。或指中国市场情绪稳定,很快有别的服务顶上。然后是能对此事做正常反应的都是twitter上的非普通网民。最后是沉默的大多数。

这不是Google要放弃中国,而是中国要放弃全世界,再次回到一百多年前闭关锁国的那种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