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光烂灿的日子

--记录所有碎碎念

Gmitter 0.1 Test

| Comments

推倒(gmitter)经过一个月的封闭开发,初具形态。

这是一个M8上开源的twitter客户端。目前有更新功能(比较烂),发推功能。

解决twitter被封的问题上,使用api功能。就是要各位自己提供api来上推特。

如不明白api是啥,可搜索twip,目前我只测试了这种api。

如前所说,第一次做wince程序,bug是在所难免。目前放出测试版,供勇敢的

小白先上。

并且征集程序里的图标。现在程序里几个图标都不对应相关内容。

开发过程得到许多人的帮忙。

谢谢linuxertony@gmail.com设计了推倒的图标。

谢谢lfeng帮忙测试。

谢谢来趣小组。

测试版在 gmitter-0.1.tar.gz 下载.(里面有readme)

当然如果您愿意,可通过捐助来帮助软件发展得更好。

捐助支付宝: lerosua@gmail.com

预览图: gmitter-1

gmitter-2

(这里的图标比较乱,从左到右应该表达的是 普通的推消息,回复的推,私聊消息的推,公众的推,退出)

gmitter-3

Sdcv的即时翻译提醒功能

| Comments

相信各位在看英文文章的时候都会打开星际译王,遇到不明白的单词就划词翻译。也有一部分人是不喜欢时刻打开个那个软件,或者有时忘记打开了。或许有部分geek更喜欢命令行的sdcv,因为它来得更轻巧,更易控制。

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利用sdcv实现界面的划词翻译功能,是某个晚上wind无聊时整出来的。

原理也不复杂,在X中,选中的区域是在某缓冲区内的(关于这个我也不好表达,忘了相关概念),因此,选中某英文单词后,利用快捷键调用脚本,把缓冲区的词发给sdcv,然后跳出一个提示窗口,即可完成。

下载dispaly_tip.tar.bz2

解压后执行make

最后把display_tip放入/usr/bin/中,translate.sh放入你自定义的位置,比如~/bin/中,最后根据你的窗口管理器设定快捷键,比如ctrl+a,将它指向~/bin/translate.sh即可。

效果如图sdcv_tip

Gmchess并未变傻

| Comments

最近有不少人向我反应gmchess是不是变弱智了。我不得一次又一次地回答,没有啊。
看来大家都没适应gmchess最新的变化。

在之前的版本中,我并未调整gmchess引擎的搜索级数。因此默认它会搜索得很深,棋力
相对就高。这也是之前许多人反应引擎太难的问题,不过相应,走子也慢。
因此我在最新的版本0.20.3中,将引擎的搜索级数调至5,降低难度,也提高了走子速度。
大家可以在配置界面把搜索级数根据自己的水平提高。
因此gmchess并不是变弱智了。特此声明!

注意看图中的设置

开发中

| Comments

转到windows下开发还真是不习惯。首先是编辑器的问题。一直以来都是用vim的。在vs2005上几乎是不会操作代码。而且对于其上的版本管理也无从了解。幸好是利用虚拟机开发。可两个系统共享一个目录。

于是在windows下生成项目目录及文件,又转到vim下写代码,git本地管理代码,再转到vs2005上编译,调试。如此倒也相安无事。

虽说都是C++,但却不习惯所谓的匈牙利命名方式,变量大小写也比较折腾。以前C的那种字符模式几乎不能用,而要用wchar_t,LPCSTR啥的。读写文件,网络操作也几乎是另一套东西。呃,这就是我一星期来在windows下coding的感觉。

目前进度受阻,某处代码在仿真器上能通过,到了真机上却无反应。没任何头绪,于是写博以缓解心情。

唯一比较爽的是,vbox的无缝模式可以让我在两个系统中自由穿梭。

开发中的程序叫“推倒”,大概没推倒世界,先把我自己推倒了。

又搞新东西

| Comments

最近arch系统里有个bug,导致所有gtkmm程序都崩溃。想降级却发现软件依赖得太深了。只有坐等升级。那几款软件只有迟点再回来编码。

也正好利用这星期时间来为自己的手机做一个东西。呃,是for m8的。看了下它的sdk的sample,也挺简单的。只是,本本上的xp本来的空间就不多,根本装不了vs2005. 只好借用同学的机调试。呃,在linux下编码,再发到xp下调试。是挺折腾的,谁让我用不惯vs2005的編辑器哩。还是用vim的爽。

噢,还没说是m8的啥软件,就是 twitter啰。想做个客户端吧。简单点,自己能用就成。呃,最近开始相信打败即时通信的就是twitter这类应用了。一直等,都没人做。只能自己上了,希望一星期就有demo, 我还是第一次搞window下的软件哩。

另外,兴趣广泛也不是啥好事。

欧拉工程

| Comments

欧拉工程是一个用编程来解决一连串数学问题的项目。发现它对训练数学及编程挺有作用的。网上也有许多人做上面的题目并发布自己的算法。

上面共有261题,分几个等级,一级比一级难。我看了第261题的提交,目前只是22个。完成它绝对是时间及精力及耐力及智力的较量。

于是本人决定将此作为一个项目来做,逐步进阶。

骨头与xiooli同学也并肩作战。

我们解决的问题的源码将会发布在以下svn中。欢迎审阅.

http://nrciz.googlecode.com/svn/trunk/projecteuler

U盘文件恢复指南

| Comments

外篇:源起

事件起因

昨晚正在ubuntu里疯狂回贴的时候,听到mm大叫一声,我的照片呢!哎,几乎只要她操作电脑,就会听到这种叫声的。我都几乎习惯了。猛击本本上回车键狠狠地回了一个贴才跑去看她是怎回事。原来mm是准备把学生秋游的照片分好类,复制到u盘上,第二天拿去打印。因为第一个u盘空间不够,于是换了一个u盘。最后发现电脑上的相片不见。原来在复制到第一个u盘的时候用的是剪切,提示空间不够后,又把第一个u盘的照片给删除了。够orz的。我猛问她有备份吗,她说没有。问为啥用剪切,她说怕占空间。我说没了,渣都没了。mm绝望地干嚎….

既然知道是在u盘里删除的,那应该有反删除工具吧,上网找找吧,于是有了下篇。

1.window  u盘恢复文件。

其实这方面工具很多,图形化。搜索了一下,发现一个 Smart Flash Recovery(U盘文件恢复工具)

于是马上下载,安装。操作果然很简单。一下子就找到被删除的文件。当然文件名有所损坏。选中恢复时才发现,这东西要注册…不然只能恢复一个文件。并且三天内试用(好像是这个限制). 但要恢复的照片有一百张左右,一张一张恢复不累死偶啊。于是马上去网上搜索注册码。一搜就搜到,可怜的smart flash recovery,于是顺利恢复了照片。

2. linux 下u盘恢复文件

window下的工具是方便,但在linux有没有这类工具哩,回到本本后我就在寻找。果然,有款更强大的工具:  testdisk. 它具有恢复启动分区,找回被删除文件,分析分区等等等强大的功能。鉴于它是文本界面的工具,我就贴图,一步一步教大家恢复u盘被删除的文件。

首先在你的系统里安装好testdisk,如果是ubuntu系统,则 sudo apt-get install testdisk 如果是archlinux,则 sudo pacman -S testdisk

然后以root权限打开testdisk, 见到以下界面:

1.提示创建新日志,默认按回车即可. testdisk1 2. 选择u盘的分区,这里是/dev/sdbtestdisk2

3.选择分区类型,一般是intel/pc类型的[嗯,这工具支持多种分区类型吧] testdisk3

4.选择高级功能 testdisk4

5.选择Undelete功能,即反删除 testdisk5

6.这里就可以看到u盘的文件了,红色显示的文件就是被删除的文件。 testdisk6

7. 进入到u盘的目录中找到我要恢复的文件。这里可以看出,如果是英文名的文件,可以正确显示出来,而有中文的文件名一般都丢失,需要自己根据时间及大小判断是否自己要恢复的文件。当光标指向你要恢复的文件时,按 c 键,程序会让你选择一个目录保存恢复的文件。
图示中红色部分显示的是复制中testdisk8

8复制完成后以绿色字体显示 Copy done! testdisk9

后篇:testdisk的反删除功能只是它其中一个功能,它还有其它强大的功能等待你的发掘。绝对是居家旅行,杀人放火的好工具。比起smar flash recover好的地方是不用搞破解,开源免费。但刚才似乎没找到一次恢复多个文件的方法。不过在选择了一次恢复文件保存目录后,按c可直接保存文件。

各位记住的就是,在u盘误删除文件后,千万不要再对u盘进行写操作。另外反删除也不是万能,越久之前的文档,找回的概率越小。

Gtk-Doc-CN翻译项目

| Comments

Gtk-doc-cn 是一个将Gtk-doc文档翻译成中文的项目,由开源人士yetist发起。

目前主要的目标是glib,gdk,gtk+等的api文档。项目地址是 http://code.google.com/p/gtk-doc-cn/

翻译一向是比较繁琐的事情。因此yetist将此平台简化及任务化,使之容易使用和容易跟进翻译结果,并能多人协作翻译。

所谓众人捡材火炎高,翻译项目需要你我的参与。

加入http://groups.google.com/group/gtk-doc-cn 邮件列表

然后申请加入 http://code.google.com/p/gtk-doc-cn/ 项目

取出项目源码后,看README就能明白操作流程了。

M8 on Linux小技巧

| Comments

把M8用U盘模式连入电脑后。linux系统会自动认出这个U盘。

打开rhythmbox的话,它可以自动导入M8的音乐目录。只要把rhythmbox的歌拖到M8的设备列表中,就自动复制到M8相应的音乐目录中。非常方便。(当然,目前似乎还不能把歌词和封面一起导入 )

m8-rhythmbox

Patch for Guake

| Comments

Guake 是一个不错的终端。尤其是快捷显示与隐藏功能。按一下F12出现,按一下F12隐藏。十分不错。深入了解可以到 http://trac.guake-terminal.org/screenshots

不过当它被其它程序窗体挡住的时候,还要笨笨地让它隐藏一次再显示才能出现在最前面。有鉴于此,yetist为此作了一个补丁,让它可以智能从最底层的窗体中提升出来。十分方便。

下载 http://geekr.googlecode.com/files/guake-active-focus.patch

然后执行

sudo patch -p0 <guake-active-focus.patch

即可。

这个比较说不清楚。用过你就知道。